新的系列啟動囉
之後我陸續會以科別(內、婦、兒科、減重相關等)或疾病的種類(內分泌疾患、免疫風濕、過敏、腫瘤)來細講各個主題~
不過規劃和撰寫這些內容曠日費時,所以更新速度會比較慢(看我這次隔了多久才發文就知道)
-
第一集 #達特杉談婦科 先來講講婦科最常見的問題—— #痛經症,會先介紹分類和致病的原因,也會說明中醫治療的方式,至於實際的治療案例礙於篇幅,會另外發文跟大家分享~
【痛經定義】
在月經期間或經期前後,出現下腹部疼痛症狀。嚴重者甚至會伴隨噁心嘔吐、腹瀉、腰痠、頭痛、冒冷汗等。
【痛經種類】主要可以分為兩種
① 原發性痛經
特徵:通常從初經後不久就出現,且骨盆腔內沒有明顯病變(會用 #排除法 來建立診斷,醫師會先排除其他骨盆腔的問題之後,才比較有辦法診斷為原發性痛經)
致病原因:可能因子宮肌肉痙攣、子宮發育不全、精神因素等引起。至於子宮肌肉痙攣疼痛的機轉,目前大多傾向和 #前列腺素 的分泌誘發子宮的不規律收縮有關。
② 繼發性痛經
特徵:於月經來潮後數年始發(患者以前大多無痛經史),往往伴有明顯的骨盆腔器質性病變,如骨盆腔發炎、子宮肌瘤或息肉、子宮內膜異位(包含巧克力囊腫、子宮腺肌症)、子宮後傾等。
致病原因:有些繼發性痛經也是因為前列腺素產生太多引起的,子宮內膜異位症、子宮肌瘤等都可能引起前列腺素的增加。也可能因子宮頸狹窄、子宮後傾等,造成血塊和子宮腔擴張,刺激子宮肌肉收縮而產生絞痛。
【中醫治療痛經】
中醫治療痛經的方法和評估的面向非常多元,除了藥物治療之外,也可以搭配針灸來緩解當下的疼痛。
臨床上會先詳細詢問病史(是否有肌瘤、骨盆腔發炎、子宮內膜異位)、經血的量和顏色、以及疼痛發生的時間(經前、經期中、經後)、疼痛的部位及程度、是否有其他的伴隨症狀(噁心、腹瀉、頭痛、腰酸),並結合舌脈象、還有患者提供的抽血數值(如CA-125),來做綜合的評估,再開立藥物治療。
造成痛經的病因病機非常多,寒熱虛實、氣滯、血瘀、濕熱皆有可能。雖然痛經可能夾「瘀」(就是所謂的 #不通則痛,氣血流動不通暢而產生疼痛),但是!不能一遇到痛經只從活血化瘀的角度治療,因為每個患者的經痛情形差異很大,經痛的種類、體質、病史、甚至一些生活習慣都會造成影響。要根據個體差異做適當的飲食衛教,配合靈活的處方(清熱利濕、補氣養血、補腎養陰、疏肝理氣、活血化瘀等藥物),經過幾個月經週期的調理,才能從根本有效改善痛經問題。
之後達特杉會再用一些實際的案例,讓大家更清楚在不同病況之下,中醫對於痛經的治療方式會有怎樣的變化喔~
-
#中醫婦科 #痛經 #痛經症 #謝宜杉中醫師の海海人蔘 #謝宜杉中醫師 #昇陽中醫診所 #昇陽一品中醫診所 #昇陽中醫 #昇陽一品中醫 #昇陽一品 #中醫師 #中醫